专题三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技巧
考点阐释
新课标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层面的第二个要求为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相应地,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层面的第三个要求则表述为“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高考试卷中对“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通常在考查了表现手法的同时,也就考查了文体特征。
知识梳理
一、文学类文本
(一)小说
小说是在语言文学序列中和散文、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的基本特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基本特征也是围绕三要素而言:
(1)人物刻画丰富、细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
1
象,表现人物性格。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往往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却不同于真实人物,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典型人物”。例如《阿Q正传》里的阿Q,作者就是想刻画这样典型的人物去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2)情节构造完整、复杂。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小说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3)环境描写具体、生动。描写具体的社会环境,以表现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用来烘托人物,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两种。其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例如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自然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有不小的作用。
2.小说的表现手法
分析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通过文本阅读,找出作者表达主题的方法,体悟小说艺术特征。小说的表现手法很多,体现在不同的层面:
(1)从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看,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有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等。肖像描写可以暗示人物身份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动作描写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为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
2
种特殊的效果;心理描写在于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细节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除了用直接描写的方法外,还经常用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通过别人的反应、语言介绍人物,或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从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看,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
顺叙,是基本的叙事方法,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倒叙,把故事的结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为作品的开始,作品的主体部分还是顺叙故事情节。其好处在于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的事情或必要解说。插叙结束后,仍回到叙述主线上来。其作用在于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除此之外,还有补叙、平叙等。补叙的意义在于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又叫分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3)从叙述人称看,常见的有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3
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是“一切全知晓”的叙述,叙述者退隐幕后却无处不在,他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灵活地展现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或同一地点而不同时间的事件。
第一人称以亲身阅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人物心理刻画更为细腻,情感也更动人,还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同时又使作品情节的叙述杂而不乱,故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故事性与可读性都很浓的阅读氛围。
(4)从环境描写看,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表现为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个别小说的环境描写还有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
社会环境的描写作用: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二)散文
1.表达技巧,又称表现方法,艺术手法,指文章为了能更好地表情达意,运用恰当的表达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谋篇布局。
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
4
2、表现手法
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渲染、白描、抑扬、联想、想象、引用、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以小见大等。
象征:把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使主旨含而不露,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引人联想和回味。
对比: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
衬托:以描述的环境、气氛等烘托主体人事物,突现中心,表达强烈感情。
渲染: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营造氛围,为行文设铺垫,凸显人物性格,表现文章主题,增强感染力。
白描:不设喻、少修饰的方法,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能起到寥寥几笔就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抑扬: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造成读者心理反差,增强文章的趣味和可读性,更突出事物特征和某种感情。
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引用: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引用名
5
言,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托物言志:将作者的情感和理念巧妙融入到事物中,使文章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读者在欣赏中能够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动静结合: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点面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以小见大: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3、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复、设问。
比喻:为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拟人:赋予物以人的形态情感,使之人格化,描写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富于人情味。
排比:能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说理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发联想;突出事物特征,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6
对偶:形式整齐,节奏鲜明,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
反问:加强语气,抒发强烈感情;利于论辩;引起思考,以求共鸣。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4、谋篇布局
散文谋篇布局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结构上,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常见有文眼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等的“重要句子”的安排。
下面拟挑几个常考点予以简介: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造势。
前后照应,能使文章结构严谨,主题或情感鲜明、突出。
伏笔,与下文相呼应,使文章更严谨,为下文的叙述张本。
悬念,设置悬念能制造文章波澜,吸引读者注意, 增强文章的趣味。
7
承上启下,能使文章过渡自然, 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文眼句,显示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行文脉络,表明主题思想。
总起句,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总结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发人深思。
过渡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揭示主旨,点明中心;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一、问题模式
(一)在文章××× 处,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事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
(三)这篇文章的 “××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四)本文在构思上具有××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五)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上,任选一个角度对文中××进行分析。
8
(六)请分析文中××处对××描写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
(七)文章××处属于××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二.答题步骤
我们以2010年江苏卷《溜索》第14题为例,来说明“表达手法类”题目的答题步骤。
原题为:“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第一步:审清题干
表现手法是个极宽泛的概念,常常让人“老虎啃天,无从下口”;而很多时候题干里会给出相应提示。例如该例题即在题干中透露出画线部分是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而且要求分析的是“表现特色”,这就给考生答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风向标。
第二步:明确表现手法
在审查完题干后,须立即明确的是具体使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的名称和特点。还需掌握该表现手法的常规表达效果和作用。从上例中可以看出的是考查的主要的是小说中环境描写,这里有必要调动环境描写的常规作用。
第三步:结合文本,分析手法作用
9
在分析表现手法时,必须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表现手法,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切忌脱离具体内容空谈作用。例如这里根据文本内容“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驼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即可确定出观察点为壁顶上,观察角度为俯视;“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作者是从视觉上对怒江景观予以呈现;“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这里在写水的声音,即在听觉上显示出来;“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一个“颤”字把作者的内心的恐惧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通过这些视觉、听觉、内心的描写,让读者不禁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也即是作者运用这些表现手法所达到的表达效果。
第四步:仔细作答
一定按照步骤有序地组织文字答题,将拟好答案准确、清晰的写在答题区域。
三.答案模式
首先,明确并写出所用的手法的名称。
然后,分析概括这种表现手法表现出来的特定内容。
最后,结合具体对象写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用。包括此种表达技巧在中心思想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和布局谋篇等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
四.答题技巧
(一)文学类文本
10
对于这一考点,解答时必须考虑三点: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②分析概括这种技法表现出来的特定内容,③说出具体效果。
针对以上三点答题时,还须树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意识,即紧扣文本的主旨,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背景,因为任何表达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突出文本主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另外,还需结合文本题材、体裁、作家写作风格等进行分析评价,因为题材、体裁不同,作家写作风格不同,也对表达技巧的选择有影响。
真题简析
一、小说阅读
【2010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
11
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12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
13
参事做他热心的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问题】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
【答案】
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②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
14
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解析】这个题实际上是在对叙述方式进行考查。这里的报道插入相当于插叙。
插叙在记叙类文章中的作用至少有三:补充交代人物的性格、身份等;丰富故事情节,使故事曲折、生动;推动情节发展。
掌握了常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文本予以分析:这里引用报纸交代主人公玛兰保护的桑蒂尔神父实际上是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以及玛兰也因“保护”他而受牵连,就把两人的矛盾引向白热化,也使其情节发展合情合理;为下文对玛兰言行的嘲讽做了铺垫,推动小说进入高潮;同时没有直接叙述,不仅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尴尬,使情节平中见奇,还留给我们很多的想象空间。
二.散文阅读
【2010全国卷Ⅰ】《灯火》
【问题】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第一问(2分):
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4分):
15
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个题考查人称的使用及其表达效果。
通过分析得知全文主要运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亲切,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偶尔作者也运用第二人称的方法,既丰富了叙述方式,又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作者通过这样的叙述方式和读者的心更近。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理解人称千万不能够脱离文本,一定要准确扣住作者的议论抒情文段进行分析。
命题角度
——从文中语句的角度,考查分析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运用及效果。
——从文中段落的角度,考查分析其在整篇文章中的位置、地位;对全文结构布局的作用;表现手法运用及效果;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从形象的角度,考查分析其人物塑造或形象描写的手法及效果。
——从内容的角度,考查分析全文的构思、情节设置。
能力提升
16
一、小说阅读
【201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 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
17
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走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旅客原本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18
(本文有修改)
【问题】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
二、散文阅读
【2010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7一12题。(20分)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下
19
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④母亲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纱幕被她的脚步豁开一个缺口,影子穿过去,纱帘瞬间又闭合了。山路通往林深处,在那深不可测的绿巷中,我隐约看见了一排排树,昂然立于路旁。它们竟是那样的高大,浓密的云雾遮去了树梢,树尖伸到望不见尽头的天上去了;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干之直,刀削般笔挺,像一根根气度轩昂的罗马石柱,支撑着绿屋的穹顶。褐色的树皮一片片如鳄鱼的鳞甲,已被千年的风霜锤磨成坚韧的岩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树下了呢? 鲜血从他年轻的胸膛里流淌下来的时候,他或许就靠在了那棵大树的树干上。他依托了大树,所以牺牲的那一刻仍像树一样站立。龙爪般的树根至今还留着他的血迹,只是被蒙蒙的雾气暂时稀释了。
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上缠绕。
⑦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所见的,是被他熟读过的那些树。陡峭的石阶两旁,柳杉武士样雄伟,顺坡排列,阵势逼人。再抬眼,金钱松破雾而出,穿云摩天,傲气十足。若不是弥天大雾遮挡了视线,就可望见悬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几百棵千年银杏。等到秋天,山谷里定是黄叶灿烂,一片金光四射。
⑧几十里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远的树。当那一排枪声在冰冷的山
20
谷里响起来的时候,惟有这些树,是沉默的目击者。后来那些离乱梦魇的岁月,仍是这些树,在荒野莽丛中陪伴他。他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那个年纪,大树却已千年。
⑨母亲依然走在前面。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树林深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⑩母亲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树下。树身奇粗,三人合抱仅围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皱褶中写满沧桑。枝条上没有一片绿叶,惟有躯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在我的惊叹中,母亲说,这就是真正的大树王,现在它死了。五十多年前,我曾见过它活着的样子,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整个开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一阵山风袭来,雾气旋转着,雪花般从它粗糙的枯枝中穿过。刹那间,油绿的树叶似一树繁花,缀满了它坚韧的枝干,青枝摇曳,生机盎然,满山坡都是杉叶林涛的哗响。大树王在我的想象中复活,抑或说它从未死去。
⑾雾越发浓了,洇湿了母亲的头发。父亲说,他们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没有人知道那个57年前被枪杀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里。我说,你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⑿世事变迁,惟有天目山的树,是永远的。为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们深怀敬意。然而,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山民说,天目山东西两峰之巅,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颇似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诘问苍穹。
21
⒀山林寂静,水气迷茫。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
【问题】1.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
【问题】2.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3分)
答案:
一、小说文本(《第9车厢》)
第三人称叙述。(1)突破开篇以第一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2)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二、散文文本(《天目山》)
1.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2.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
22
念。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