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划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 概况 一、 项目背景
位于商丘市南34公里,面积为67.9平方公里,人口4.1万。坞墙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开宝年间,当时为了保证京杭运河往来船只的安全,在此地的河湾筑了一道防风墙,称为 “坞墙”。 二、地理位置
拟建的社区位于 。规划用地面积200739㎡(约301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30450.77㎡。本项目周围有学校、政府和超市等,为生活便利提供条件,适合居住区建设。
三、 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
3.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3.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3.4《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1988 3.5《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3.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7《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62-2005 3.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文件》及国家有关法规、规范
四、优势与劣势 4.1有利因素
4.1.1地域位置决定其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本次方案用地紧挨105国道,北至商丘市,南至亳州市,交通便利,升值潜力明显。
4.1.2从城市的自身发展来看,本基东部可利用芦河的秀美风光,坞墙乡内有大量先商文化遗址,风景秀丽,空气宜人,适合居住环境的营造。
4.1.3经各方协调,基地地块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区域,有利于社区的规划建设。
4.1.4基地内地势缓和,高程变化较小,对社区各项建设有利。 4.2不利因素
4.2.1该地块周边的城市建设未完全形成,因此开发虽具有前瞻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4.2.2该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虽经过多年开发,但产品和营销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
第二部分 总体规划理念和设计构思 一、 设计理念
突破传统规划模式,强调总体空间构图的完整和自身特点,突出绿化景观环境这一空间的主题,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源,科技创新,创造出一种自然、祥和的居住氛围。合理有效地组织内部交通,减少危机环境的因素。
2.1.2科技观
“科技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对人的关怀,满足居民对生活品质的需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管理。 2.1.3社会观
2.1.3.1 城市生活的生气或准确地说民主社会的活力,不可缺少地与我们制造和支持的多样化与人性化的社区相关。建立丰富多彩的新居住地的关键是创造多样性与选择性。社区应该在经济、社会及文化模式上的多样化。 2.1.3.2 群落理念
国内国外传统村落的形态是人聚居形态的具体再现,反映了人习惯聚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也体现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精神。社区的规划应注重群落的有机组合,力求达到和谐共生。
2.1.3.3 密度观念
居住区的一定的密度体现了社区的和谐和合作精神。有密度的聚居才是有生命力的居住形态,和有活力的居住形态。在合理的空间尺度下挖掘地块的密度是规划师和业主共同关注的问题。密度不仅仅是一个容积率的问题。商业高密度要求对商业人流的有序组织,需要从空间、环境上来吸纳与引导。居住区的密度带来了对环境景观的更高要求,只有改变了现有用地的结构和形态,对居住环境进行合理分配才能形成和谐共生的居住社区。
2.1.3.4 环境均好观
城市规划中高密度城市常常有一个中心和多个副中心。引用到我们住区规划中,针对开发时序、市场营销、环境设计等多方面,考虑到区域与整体的关系。多层住区、商业区的有机联系,并带来了相对均质的居住环境与绿化景观,从而体现了社区共享、平等、和谐的精神。
二、设计构思
从文化―――激发灵感 从交流―――产生激情 第三部分 规划思想与目标 一、 规划思想
3.1.1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古代城市规划理念与自然观,强调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共生。 1 3.1.2 “Garden City”理论:
现代城市规划学说,以邻里单元为主线,提供即能满足现代城镇生活的品质,同时又能达到与自然的共存。 3.1.3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从安全舒适,利于交往、设施齐全、运行方便等多方位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整体规划与区域设计。 3.1.4引入“城市客厅”概念。 二、规划目标
3.2.1 功能目标: 区内动静分区明确,满足住区内人的社会生活的需要。 内聚的群落体―――充分体现了传统的居住形态,沿环形路网向心汇聚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社区。 3.2.2 环境目标
都市中的绿野―――将城市中蓝带空间与绿带空间引入住区的规设计, 院落与绿野交融达到 “堂虚绿野尤开,花隐重门约掩”的境界。体现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环境观,形成自成体系的休闲生活区。 3.2.3 景观目标
水景、绿景的相互融合,局部景点精致丰富,努力创造出情趣神情趣神的园林意境,营造“水——景——房”的空间效果。
要创造高品质精品住区,必须首先确定文化主导的价值观,强调环境内涵。从单纯的空间创造转变为场所的创造,使场所具有宜人的空间尺度,在视觉上更能吸引人的注意。
开放的商业空间―――住区及商业步行区形成了人与自然亲和的居住环境。 3.2.4 生态目标
体现人与环境共生的理念,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完美统一。 3.2.5 人文目标
环境内涵,通过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确立,人文主义考虑视频、视觉质量(悦目性),独特性:自然主义考虑地形地貌、水秀、植被等方面。进入居住区的怀抱,浓郁的草香花气,随风扑鼻而来,它既有中国园林的清幽典雅又有西方园林的明朗隽水。
第四部分 总体规划布局
一、 功能分区――追求自然形态的多样化群落组合 4.1.1 设计构思要点
4.1.1.1 在自然实质环境基本殆尽的住宅人造环境中每一项专业设计都意在笔先,首先着眼于整体环境构架,导入室外环境整体观念。 4.1.1.2 最大限度、最为合理地利用土地、人文和景观资源,并依据自然生态、社会和人的行为等科学原则而从事设计,力求人和环境关系的最适化。
4.1.1.3 延续城市居民环境生长的“根” ,考虑传统居住空间和民俗民间风因素,创造具亲切感、认同感、文化性的美观悦目的住宅环境。
4.1.2 具体分区
根据规划部门的要求,本住区规划为多层住宅,沿街规划为一至 两层商业。在住宅和商业之间结合城市规划要求,留出了景观通道,从而使社区与城市有了更为亲密的关系。
二、 道路交通组织――满足功能的需要并与自然完美结合 4.2.1 道路系统
路网结构:规划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与自然有很好的结合。 道路分级:住区道路分为三级; 主路:规划道路,道路红线宽度16米
支路:联系主路和各组团内的道路,道路红线宽度 10-15 米 步行园路:公共绿地,绿带步行道路,道路宽度 3-6 米
4.2.2 交通组织 道路设计原则
4.2.2.1 便捷性原则:以主导性为主的道路尽量直达,以车流为主适度的曲折,达到减速限速提高环境的完整性。
4.2.2.2 合理性原则:道路避免住宅前后有路的不利局面。 4.2.2.3舒适性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对景生情,营造停留空间。 汉风街二期建成后应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居住小区道路在保证内外交通联系便利、畅顺的前提下,创造适度的人车分流交通系统。同时又将道路设计与住区城市设计相结合,强调对景与转换,以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
4.2.2.4人车交通局部分离:
强化步行系统设计,形成与水体、绿林结合,联系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优美舒适、安全的步行网络。 4.2.2.5合理安排静态交通:
社区内机动车停放考虑室外停车与存置停车相结合的方式。 三、 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相对集中 四、 绿地系统――因地制宜,天工巧夺
强调“点、线、面、带”的绿地组合,尽可能利用地形、地貌、资源,塑造生态型绿地系统。
五、 空间景观――赋予内涵的独特风格,和谐的形态
通过对节点、轴线、标志、区域、界面的设计与控制,营造独特开放空间,把握整体意象。
4.5.1 开放空间
积极的开放空间的形成有三个要素: 三维的空间框架; 二维的地面模式,即材料、纹理、图案等; 空间中的物体,如:雕塑、喷泉等。 4.5.2 节点
4.5.2.1 借鉴住宅的“灰空间”概念在住区各主要出入口各设广场,出入口适当退后,形成主干道路与内环道路之间的缓冲空间。 4.5.2.2中心地块商业广场为小区提供休闲集会场所的同时也为城市供了一个极佳的“城市客厅”,自然的将人流引入,使商业和城市及小区联系在了一起。 4.5.3 绿化
4.5.3.1 在绿化体系规划中改变传统观念,摒弃中心式装饰绿地和小块的邮票式绿地。社区临界以密林状绿化与外围环境相隔离并与组团绿化相结合,使居民都能就近享受到住区的绿色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提升了沿绿带住宅的价值。
4.5.3.2 绿带与水面相结合,形成宽阔的自然生态系统,加强了中心绿化的礼堂效果,周边组团以庭院绿地为主,向中心绿带渗透,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 第五部分 住宅单体设计
5.1细节是本社区居住区建筑的特点,严谨而又不失生动,质朴中又注重细节的刻画。细部的设计合理而精炼,丝毫不显累赘。
5.2住宅户型设计上坚持主力房型概念,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和设计的需求,以经济适用的4+1层为主力房型,每户建筑面积以 80-130 平方米。
5.3南向半落地的窗让住户充分享受绿色的景观及阳光。住宅造型设计考虑其建筑形式采用徽派建筑风格,住宅立面强调细部设计,利用某些建筑符号以突出现代建筑风格与特征,也增强了其可识别性。屋顶为坡屋顶,立面风格稳重而又不失细腻,造型避免单一线条,强调天际轮廓线的丰富。立面主体墙面采用防水面砖或防水涂料,面砖的粗犷与涂料的细腻感,使建筑生活活泼中又不失稳重,墙、阳台、栏杆及单元入口等细部也进行了细化设计。 5.4功能分区注重功能的灵活性。
5.5空调室外机一体设计,保证立面整洁的形象。 第六部分 商业部分
6.1考虑到镇区发展对商业的需求,本方案沿街规划有商业网点。 商业街不是简单的概念,更不是简单地把一条街道两边做成店铺就完了。为了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和怡人的购物环境,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手法。在我们的设计理念中,认为建筑设计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的外观造型。从很远的地方可以看得到建筑的天际轮廓线,强调可识别性。第二个层次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立面设计,讲究横、竖线条。第三个层次就是细节的精细设计,人们对商业建筑感兴趣的是装修装饰层面上的设计。
6.2商业采用主力店加小商业的模式。 引成“城市客厅”概念,使
之成为区域的城市广场,自然将人引入商业步行街。 充分尊重并利用原有规划中的景观通道,保留出文化中心至黄金商圈的通道,进一步将人气引入。同时借景小区的中央景观带,使购物更成为休闲立面上体现商业氛围为主要目的,地块,材质的穿插,使建筑简洁大方,大气而又丰富。 第七部分 总体开发策略 一、 总体开发策略
策略一:借鉴“Garden City”的开发理念 策略二:突显场地气质和特色的系统创新原则 策略三:优势强化,资源统筹的原则 策略四:规划先行的整体规划原则
策略五:结构性把握场地。跳跃式的战略性开发 策略六:宣传口号:“淡出闹市安家,择居山水之间” 二、 开发原则
战略定位原则:确定总体开发时序的系统原则,采取跳跃式开发策略,战略性定位。
特色创新原则:体现场地气质和精神,突出特色创新 龙头强势原则:充分体现公司形象与理念,确定市场龙头 可操作性原则:场地特点与市场需要相结合,项目便于起动,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第八部分 环境保护及建筑节能
8.1. 建筑主要围护结构的节能及防渗漏措施:
a.门窗:断冷桥镀塑铝合金门窗,双层玻璃。
b.各立面窗墙比均小于 0.35,体型系数小于 0.35,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 30%。
8.2门窗气密性等级Ⅱ级,抗风压性 4 级,水密性 3 级。 8.3 本建筑物外墙体采用 190 厚双排孔砼多孔砖,节省耕地。 8.4 南、东、西三立面外窗加设活动铝合金遮阳设施。 8.5 电梯与房间之间作隔声处理,并选用低噪音电梯。 8.6小区实施雨污分流,采用节能灯具和节水型卫生洁具。 第九部分 无障碍设计
9.1住宅主要出入口处设残疾人坡道。 9.2 电梯采用无障碍电梯。 第十部分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200739㎡ 建筑总面积:230450.77㎡ 保留商业面积:30796.48㎡ 新建商业面积:38926.44㎡ 住宅总面积:145742.70㎡ 容积率:1.15 居住总户数:1495户 居住总人数:5233人 建筑基底面积:62653.98㎡ 建筑密度:31%
绿化率: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