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YiLiPrefectureCommunistPartyInstituteNo.22016
文化建设研究
以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陈玲1丁志斌2
(1.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吉首416000;2.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获得转向对人的关注与尊重。优秀的学术讲坛是大学的软实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内涵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容提要]立人教育学术讲坛校园文化[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提要]大学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基地。教育的本质是“立人”而非“育才”,教育的目标应该由知识的传播、分数的
[DOI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6.02.24
[文章编号]1674-6287(2016)02-0094-03
一、“立人教育”研究综观
“立人教育”源远流长。春秋末期孔子开办的“庶民教育”、“君子教育”、“国学教育”即为“立人教育”,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君子”,必以行道为己任,为此养成德行,依乎内在之仁心,而又掌握适应公私生活之技艺。这一教育体系通过人文化成,养成君子,化成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整个社会形成良性秩序。鲁迅先生曾主张“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是推进中国文化与教育的现代化应当坚持的原则。当今提倡的新国学教育无疑应注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内容的继承,以利于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国学传统中包含的可以与符合现代文明趋向的思想文化对接的积极因素有自由思想、民本理念、实学精神、环境意识等。
我国当代一些学者也都强调“认教育”如谭兆鹏(2005)阐述了“教育之本在于立人”的精义,认为教育的使命是给人以希望,给国家以希望,给人类以希望;教育凭借“立人”,彻底从工具形态、商品形态、利禄形态下解脱出来,担负
[收稿日期]2016-01-18
起绵延永恒的神圣使命;立人教育促使社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提高人的地位,促人做社会主人,尊重人的权利,要让人主动改造世界。王子今(2008)认为现代教育在国学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应冷静思考,澄清传统国学教育的特质,总结得失成败,认真发掘,科学评价,并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王新皓(2013)提出把“立人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八大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新观点,它深刻诠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属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教育本质规律的深刻理解,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立人教育”不独中国特有,西方社会教育以立人为本,由来已久。西方学者认为秩序乃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品,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形成和秩序维持,必须致力于养成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之人。欧美各国中、小学有大量
[作者简介]陈玲(1973~),女,湖南邵阳人,法学硕士,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诉讼法。
丁志斌(1969~),男,湖南邵阳人,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9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6年第2期No.22016
经典、历史、人文教育内容,大学有“通识教育”课程。越是精英教育,越是强调教育之立人功能,旨在以人文化学生为“绅士”,而拒绝单纯的技能传授。在二十世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欧美各国教育依然以立人为本,而以技术教育为末。美国拉尔夫·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其创作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是一种本质上的“素质教育”与“立人教育”。
二、以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一)提升高校内涵建设
依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的本质是“立人”而非“育才”,教育的目标应该由知识的传播、分数的获得转向对人的关注与尊重。高校的工作重心已从外延发展转移到内涵建设。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基地,优秀的学术讲坛是大学的软实力,是建设一流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内涵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整体命脉,是学校社会形象的根本,对学校发展具有价值引领、观念整合、情感激励和规范调节等作用。目前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淀不够,缺乏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文化氛围不浓厚,学生难以感受到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开办学术讲坛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学生生活更加充实。
(三)延伸高校课堂教育教学
在知识多元化的今天,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新文化、新技能的渴求,需要开辟更为丰富的知识来源和技能拓展平台。开办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立人教育,提升学术探讨与交流层次,是高校向学生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影响和熏陶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以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一)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平台大学生学术讲坛是大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启迪心智和创新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开放性、高雅性、定期性、互动性与群众性。安排专人负责学术讲坛工作,设立专项经费,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持,为学术讲坛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二)搭建学术讲坛专题网站
建立大学生学术讲坛专题网站,给听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讲坛内容的平台(如讲坛动态、相关资料、内容简介、名家风采、下期预告、精彩视频、在线交流等栏目),并适时更新网页,处理信息反馈等。
(三)举办文化学术活动
文化讲座和学术沙龙是大学生学术讲坛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演讲或报告方式进行,可以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有关大学生立志成长成才、中外文化交流、科普知识、社会热点、考研求职以及学术研究等,可以成为学生重要的文化活动与学术交流载体。
(四)培养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考量。由校、院团总支、学生会组织实施,建立完善的学生队伍组织机构、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管理制度,有序开展策划、联络、宣传、会务、主持、文字编辑、网络建设、产品推广及服务社会,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五)建立学术论坛人才库
大学生学术讲坛是精英论坛,具有学术性和前沿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优秀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进行演讲,建立全方位、开放式的演讲人才库,是学术讲坛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这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名人,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领导干部,高超的演讲水平和成功的演讲经历,可以熏陶大学生的成长,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9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六)制作讲坛文化产品
大学生学术讲坛是一种高品位文化产品。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可以起到品牌示范作用。
四、以学术讲坛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一)建立班级授课机制,为学术讲坛奠定基础
班级授课是让高校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学生授课”课程与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讲课,以专业知识为主,并进行扩展,老师旁听并指导,根据课前准备、讲课内容、台上表现、问题回答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在其中学到如何表现、沟通、调动积极性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并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气质,增进班风、学风建设。
(二)拓展校园讲坛资源,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班级授课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经老师推荐,开设院(校)级专题讲座,拓展班级授课成果,并通过校园讲坛,能够让一部分优秀学生在更大舞台上接受锻炼,引领学术道路。
(三)丰富学术讲坛内涵,拓宽学术讲坛范围
扩大讲坛内涵,组织展播红色电影、经典诵读比赛、媒体公益广告大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举办电影文化艺术节、迎新晚会、知识竞赛、辩论赛、读书会、轮滑大赛、演讲比赛、师范生技能比赛、儒家文化讲座、研究生沙龙、国际商务模拟洽谈、翻译大赛、大学生科研创新、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歌咏比赛、舞蹈比赛、棋类比赛、球类比赛、戏剧演出、服务社会等活动,开展诸如国际交流活动、校友交流活动、社会-企业-高校交流活动,等等,通过校园讲坛培养出一批“校园文化明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虚华浮躁的校风,使大学校园回归教育正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96·
(四)选聘专家,精心指点
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加盟学术讲坛,提升学术讲坛层次,提升学校知名度,打造真正的文化型校园环境。
五、结语
高校立人教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动员广大学生参与,在系列真情实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尽大限度地做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自我解救”: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行动,进行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创新,进而立定志向,树立己身,示人轨范,立志报效,树立名节,感悟人生,体验人生,追求发展,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责任编辑:张林林]
参考文献:
【1】崔翠.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增刊),2014(06):176-178.
【2】宫海燕.在“立人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中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35-39.国高等教育,2013(02):6-8.
【4】李毅.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04):155-157.
【5】李志义.大学教育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4-7.等教育,2014(02):62.
【7】谭兆鹏,立人教育论[J],2005(06):1-3.
【8】王树荫,温静.中国梦的由来、意义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12-15.
【9】王新皓.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6】刘献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J],中国高【3】龚克.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J],中
理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49-151.
【10】王子今.国学与“立人”教育[J],社会科学,2008【11】许军国.从校园文化视角看立德树人[J],中国【12】许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3(01):63.
【13】郑吉春.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2014(11):53-55.
(07):150-157.
教育学刊,2014(04):15-1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