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基础
1.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工商管理系有工商管理、物流工程2个专科专业,物流管理1个专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2006年开设,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开设,物流工程专业为2017年开设。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
自各专业开设以来,工商管理专业共招收14届学生,物流管理专业共招收9届(2019年未招生)学生,物流工程专业共招收3届学生。目前,工商管理系本专科学生共469人。其中本科专业学生人数为364人,占学生总数的77.6%;专科专业学生人数为105人,占学生总数的22.4%。 2.科学研究
近年来,工商管理系教师获得省、厅、市、行业等各级各类立项课题共1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共参编学术著作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科研水平逐年得到提升。另外,为提升各专业内涵式发展,学院聘请了1名校外专家,在教学技能、专业素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对专任教师进行能力提升指导。 3.学科建设
经过多年建设,获得校级学科建设项目立项。工商管理专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两门课程为四川省应用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4.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工商管理系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5人;硕士8人(在读1人);35岁以下的教师占100%。校外兼职教师5人。教师队伍中,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学习的占30%。师生比1:32。 5.社会服务
目前,工商管理系师生主要通过志愿者服务进行社会服务。 6.对外交流与合作
目前工商管理系与成都链家房地产公司组建了“链家班”,并与四川京邦达科技有限公司、壹米滴答等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实践基地。 7.办学条件
目前工商管理系有ERP模拟实验室、供应链沙盘实验室、行为观察室等3个专业实验室。 二、发展环境
1.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本规划的建设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建设的关键期,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学校完成转设后发展的攻坚期。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作为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工商管理系应致力于工商管理学科体系及专业发展的建设,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与落实,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新比较优势。这些为工商管理系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2.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自“十二五”以来,学校确定了“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民办地方一流大学”的目标,提出了实施“促进内涵、质量提升”的发展战略,构建了工、经、管、文、艺多个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其中,涉及工商管理系的是“管”(工商管理)学科体系。然而,目前,工商管理学科整体实力、竞争力、特色发展等与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民办地方一流大学”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科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的建设与加强。 3.学科、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影响力不足
工商系专业数量虽有3个,但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物流工程专业对职业岗位能力诸要素缺乏深度分析,定位不准确,培养无特色。工商管理专业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需要,改造任务还比较艰巨。精品课程等共享性教学资源、教学成果奖等标志性成果的申报与建设几乎没有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工商管理系师生比为1:32,师资总量不足。有丰富企业实践工作经历教师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极度匮乏。青年教师比例较高。师资力量薄弱造成专业建设水平不高,社会产出度不高,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等标志性成果的申报与建设突破力度不够。
(3)实践教学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工商系的实验实习实训教学的公共平台尚未健全,实验室、实训室开放不够,“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仍需进一步深化,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合作机制还需要完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训项目比例不多,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或教学资料建设的基础还相当薄弱;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队伍总体素质尚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结构不尽合理,水平有待提高。
(4)学科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凝练与优化,学科的研究特色不够鲜明 工商管理系学科研究方向与国家需求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规划中的重点方向联系不够密切,对接不够紧密,对各学科发展前沿和部分领域揭示不够清楚,学科内涵研究不够,特色优势不鲜明、不突出,行业影响不够显著,未能形成鲜明的学科区域特色。学科点建设及专业发展如何突出产业需求特色、行业发展特色、区域发展特色、学生发展特色等尚需进一步探索。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学科、专业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城市学院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4)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秉承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为牵引,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学协同育人为特色,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 (二)学科、专业发展的目标
1、学科、专业发展远景目标(5-10年)
经过5-10的学科、专业建设,将工商管理建设成为硕士点。 2、学科、专业发展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紧密结合成渝经济带,特别是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管理学为学科方向;总体上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紧密契合;基本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相对合理;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形成1-2个在本省同类高校中较有影响的专业;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成绩突出;办学特色基本显现。 3、学科、专业发展具体目标 (1)专业规模
“十四五”期间,工商管理系在校本专科专业学生规模保持在800人左右。本科专业稳定在3个,专科专业稳定在2个。
(2)专业建设目标
做实专业评估、转设等工作,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力争在“十四五”期间,申请并获批省级品牌专业1个、特色示范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继续鼓励各专业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作用,初步形成产学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和经验。“十四五”期间,校企实习基地达到10个,订单班联合培养专业达到3个。
(4)教学研究
多途径引导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积极推动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实践。“十四五”期间,力争获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5)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整合现有实验资源,继续完善现有实验室的功能,加大新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力争“十四五”期间,各专业实验室实现电子化管理,实验室完全满足基本的教学任务和科技竞赛活动,建成省级实验室1个。
(6)课程建设
对课程进行整合与重组,构建以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拓展课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积极推进重点建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力争“十四五”期间,建设校级慕课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
(7)凝练学科发展方向
“十四五”期间,工商管理学科主要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军民融合4个方向进行深度发展。
(8)师资队伍与学术梯队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职称高、教学效果好及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学术带头人为主体,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支撑,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术梯队。 四、主要规划内容 (一)专业发展与建设
1、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新专业
根据“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规划等国家发展战略及四川省、绵阳市“十四五”重点培育产业,分析产业发展对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类型、数量和规格,增设市场营销(数据营销方向),具体见表1。
表1 工商管理系专业发展规划表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工商管理管理学 类 物流管理专业名称 工商管理 物流工程 专业层次 本科 本科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管理学学隶属系别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 申报年份 2006年 2017年 备注 已招生 已招生 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数据营销方向) 市场营销(数据营销方向) 专业 专科 士 无 无 管理学学士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 2010年 2020 已招生 申报中 本科 工商管理系 2022 申报中 2、优化现有专业培养方向
结合各专业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率,灵活设置传统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对物流管理的培养方向向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方向调整。
3、专业发展目标规划
通过“十四五”的建设,将工商管理专业在省级应用示范专业、省级一流本科的基础上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并启动工商管理硕士点建设工作。将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校级特色专业、四川省民办特色专业、四川省应用示范型专业。
表2 工商管理系专业发展目标计划表 时间 专业 2020年 四川省一流本科、工商管理 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 四川省民物流工程 —— 办高校特色专业 —— 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 —— —— —— —— 省级特色专业 硕士点建设启动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 (二)人才培养规划
“十四五”期间,工商管理系在校本专科专业学生规模发展至1000人左右。具体发展计划见表3。
表3 专业学生规模发展计划表 专业 工商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数据学生规模(申请招生数/预计在校生数) 2020年 60/210 50/182 60/121 —/— 2021年 60/227 50/189 60/120 40/40 2022年 65/270 55/197 65/185 40/80 2023年 70/255 60/215 70/195 40/120 2024年 70/265 60/225 70/205 40/120 2025年 70/275 60/235 70/210 40/120 营销方向)(专) 市场营销(数据营销方向)(本) 合计 170/513 210/576 275/782 290/885 290/965 290/1040 —/— —/— 50/50 50/100 50/150 50/200 (三)科学研究规划
1、积极申报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十四五”期间,力争累计获得50项纵向项目,其中: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达到13项,其它项目36项;各类横向课题5项(累计);
2、强化应用对策的研究,完成1-2篇有影响的调研报告,为地方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3、加强科研协作,发挥学术团队的优势,在各级各类期刊发表文章74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7篇,其它期刊发表67篇,使我系整体科学研究水平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努力打造一支既肯于专研又结构合理的学科学术梯队。力争建设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校级科研团队。
4、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学术活动月”、“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及创新能力,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0-15篇,获校级优秀学士论文15篇。
表4 科学研究规划表 时间 指标 纵向项目(省社科/省部级/其它) 横向项目 教师论文(普刊/核心) 科研团队 调研报告 学生论文 优秀论文 0 9/0 0 0 2 1 1 10/1 校级 —— 3 3 1 12/1 —— 1 4 3 1 12/2 校级 —— 5 3 1 15/1 省级 1 5 3 1 18/2 —— —— 6 3 0/2/5 0/3/6 0/2/7 1/3/7 0/2/8 0/3/8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四)学科建设规划
1、学科研究方向规划
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结合市场需求、产业导向,依托军民融合研究所、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所,“十四五”期间,工商管理学科主要从物流与供应
链管理、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军民融合4个方向进行深度发展。
(1)研究方向之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以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为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企业物流经营管理等领域。
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以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为对象,主要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企业物流经营管理等。
②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研究。结合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新建项目可行性论证,主要研究基于生态文明和低碳发展的区域城市物流环境友好、绿色物流发展战略的规划与管理。
③物流网络工程研究。主要研究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理论和方法、物流信息网络的结构与模型、物流组织网络的运作模式与创新机制,以及三个子网络间衔接机理和协调服务的均衡方法;研究物流服务资源配置的网络化整合方法、物流网络的绩效评价体系等。
④应急物流研究。结合四川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地理特点,主要研究通过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整合采购、运输、储备、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分拨、配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活动,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所需的应急物资实施从起始地向目的地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过程。
(2)研究方向之二: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
本研究方向以三次产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为研究对象,研究电子商务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技术与方法、移动商务、商务智能、大数据分析、人才培训等内容。
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以“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为基本渠道,研究基于大型龙头企业、流通企业、电商企业等生态链的协调构成,及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交易的价值链增值效应,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体系,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②服务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研究商贸流通业、旅游业、住宿餐饮业、健康养老业、休闲娱乐业、社区服务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及新技术应用,探索跨境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促进服务业结构调整与提档升级。
(3)研究方向之三: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发展
本研究方向致力于研究电子商务活动基本规律,探索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机制。
①电子商务活动基本规律探索研究。主要探讨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特点与趋势。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结合特定经济系统环境特点,从就绪状况、应用水平及扩散路径三个维度,建立动态观测模型,探索电子商务经济活动规律。
②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研究。研究基于信息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研究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4)研究方向之四:军民融合
①军民融合人才研究方向:部队、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军民融合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路径研究;高校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军民融合人才激励机制研究;军民融合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等。军民融合技术研究方向: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模式研究;军民融合技术研发能力培育研究;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评价体系研究;军民融合成果转化研究;军民融合知识产权研究等。
②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方向: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路径研究;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研究;军民融合产业资源配置研究;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军民融合标准研究;军民融合市场准入制度研究等。
③军民融合政策研究方向: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研究;军民融合产业融资、税收政策研究;军民融合立法制度研究;军民融合制度变迁和路径研究等。
2、学科平台建设规划
努力在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科研队伍、科研平台上等方面储备力量,并依托管理学学科领域的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坚持创新,形成开放的跨领域交叉学科特色。
加大对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所、军民融合研究所的建设力度。将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所建成绵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将军民融合研究所建成校级研究中心,为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表5 学科平台建设规划表 时间 内容 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所 军民融合研究所 院级 —— 校级 ——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绵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院级 —— 校级 —— —— —— —— 2025年 3、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规划
(1)深化工商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课程建设,建立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努力形成“省级精品课程-校级优质课程”的序列化精品课程体系,力争把《管理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等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与特色课程;把《战略管理》课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3)加强教材建设,出一批能反映我院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特色的工商管理学科的精品教材;
(4)根据学科与专业特点,深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内容改革,拓展实践(实训)教学内容,80%以上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课有自编实习实训指导书和实践教材;
(5)加强实习或实训基地的建设,“十四五”期间,每个专业建立3个以上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职称高、教学效果好及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学术带头人为主体,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支撑,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术梯队。“十四五”期间,工商管理系专任教师15名,兼职教师5名,共15名教师。其中:副高及以上4位,硕士及以上占比100%,“双师型”比例占80%。
表6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表 时间 内容 教师队伍人数(专任/兼职)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人数 专任教师副高及以上人数 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 新进青年教师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10/5 11/4 13/5 15/5 15/5 15/5 8 9 12 14 15 15 1 1 3 3 4 4 40 — 50% 1 60% 2 70% 2 80% 0 80% 0 (六)社会服务规划
1、强化应用对策的研究,完成1-2篇有影响的调研报告,为地方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2、加强学生志愿者服务,力争工商管理系在“十四五”期间,每年完成1次(30人次左右)志愿者服务(敬老院服务、社区服务等)。
表7 社会服务规划表 时间 内容 应用对策研究 志愿者服务次数 志愿者服务人次 2020年 0 1 30 2021年 0 1 30 2022年 1 1 35 2023年 0 1 35 2024年 0 1 40 2025年 1 1 40 (七)对外交流与合作规划
“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作用,初步形成产学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和经验。“十四五”期间,校企实习基地达到12个,订单班数量达到4个。力争参加行业培训或同行交流5次。
表8 对外交流与合作规划表
时间 内容 校企实习基地 订单班 行业培训、同行交流 2020年 2 1 0 2021年 2 1 1 2022年 2 1 1 2023年 2 0 1 2024年 2 1 1 2025年 2 0 1 (八)学科、专业建设条件规划
为了保证学科、专业发展,贯彻落实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工商管理系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立物流综合实训室、新商科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教学中心,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九)考研与继续教育规划
为了贯彻学校创新、创收的指导方针,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工商管理系在“十四五”期间将开展工商管理、物流工程辅修学位,同时每届毕业生考研比例占总毕业人数25%左右,专科专人本累计人数达到30人左右。
表9 考研与继续教育规划表
时间 内容 辅修学位 考研人数占毕业生人数比例 专升本人数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物流工程 25% 6 2024年 2025年 1 —— —— —— —— 15% 3 20% 5 25% 5 25% 7 25% 7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业建设的组织、协调、落实和管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设置与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专业建设指标体系的战略制定、考评等。
(二)经费筹措
争取学校增加投入、企业行业捐赠,通过与企业共建及合作办学等多渠道、多途径筹措经费,保证专业建设资金需要。根据各专业建设项目的需要,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并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制度保障
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规范,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督导体系,完善对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督导、评估与考核机制。完善教师能力提升与绩效考核机制,建立教学、科研、第二课堂指导等多维度评价体系,激励专业教师愿意、安心进行能力提升。
1、多途径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一是制定老教师的“传、帮、带”计划,通过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等具体措施帮助年青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水平和组织凝聚力。二是派年青教师到名校学习进修、请专家来到学校进行交流,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提升学历水平和学术能力。
2、进一步建立专业建设负责人责任制度
有计划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有一定学术造诣与影响的高水平专业负责人,发挥其在专业定位、专业特色、专业教学改革、专业团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利用其影响力聘请各专业知名客座教授来校授课、示范教学或指导教研,促进专业特色品牌建设。
3、加强外聘教师管理
外聘教师将作为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专职、兼职、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并存的教师构成情况,完善聘用办法。着重聘用一批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校任教,制定有效的教学管理办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