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地球表面特定范围的空间;人为划定以整体考虑的空间集合体。 2.经济区域及其划分类型:
均质区:按照其内部特征的相似性划分 结节区:按照其功能一体化程度划分 规划区:从政府政策制定的角度划分 3.经济学: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
4.区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分支;资源要素(包括市场)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定义: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学科属性: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5.研究内容:涉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以及这种选择怎样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宏观格局。
---经济学观点
6.区域经济的客观基础: 资源禀赋 集中经济 距离成本
7.区域经济学渊源—区位论
区位论: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空间的理论 区位论发展三阶段:
第二章 区位论
1.区位(location) :人类活动的空间。
2.区位论: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点)及空间配置(面)的理论。
第一节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一、理论背景
1、杜能(Von Thünen 1787-1850)区位理论的鼻祖 德国农业向商品化、规模化过渡时代 The Isolated State 《孤立国》(1826) 2、“孤立国”假定:
匀质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周围农业以中心城市为市场。 企业经营型农业;
马车运输,运费受农产品重量和市场距离的影响
“孤立化”研究方法
二、理论演绎过程
利润导向,运费为主要成本因子
农业生产的利润V=P-(C+T),其中P为农产品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费。 (市场距离↗,运费↗,利润↘,直至为0 )
三、圈层布局论 1、杜能圈
2、农业圈层布局
级差地租:因租佃较好土地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额外租金。因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而产生。 农业地租距离函数 达恩(Dumn,1954)
四、评价: 理论意义:
提出距离衰减(distance decay)的空间格局变化规律。
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最少耗费,生产最多产品的现代生产布局思想 局限性:
适用于经济封闭、交通落后的时代。 市场距离因素的作用下降。
要综合全面考虑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现代农业区位决策:
第二节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1.工业区位三因子:
最小成本点的三个指向,即决定工厂区位的因子主要: 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 劳力成本(labor cost) 集聚(agglomeration) 2.区位决策:布局指向性
定义: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业布局所反映出某种特点的倾向。 产业布局指向分为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集聚指向型等。 (1)运输指向型产业:
主要由运费高低决定某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 分原料(燃料)地和市场指向型 (2)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劳动力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最大时,产业区位选择首选劳动力因素 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3)集聚指向型产业:
如果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用)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
3. 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 :由于投入增加而使产品平均成本下降。 *类型:
(1)内部规模经济:单个企业大规模生产带来平均固定成本的下降。 (2)外部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外部效应):分
本地化经济:单一产业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 城市化经济:多样化产业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
第三节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区域的中心点,为区域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功能。 2.市场区: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3.门槛人口(Threshold population):中心地存在所需最低顾客人数。 4.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三个层面): (1)不同城市的选择:
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 总体消费能力
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 (2)城市内部某一区域的选择:
服务区和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 竞争企业的量与质
到达该服务设施和路线状况 该区域扩展方向 (3)具体地点的确定:
综合成本
相邻企业基本情况 交通状况
停车场的充足性
第四节 新经济区位论
1. 一体化(integration):沿现有产业活动的自然延伸方向发展。
(1)水平一体化:在不同的地方建立相同生产线,以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2)垂直一体化:企业向上游或下游产品的方向扩展
2.跨国投资的原因:
*成本的权衡:国际贸易(输出产品)还是跨国投资(国外生产)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什么公司可以成功投资国外?
企业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 (2)为什么要到国外投资?
内部化优势:为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不确定性,将所有权优势转移至国外子公司,而不是转让、出售或租赁给外国企业。 (3)应选择什么样的区位投资?
区位优势:拥有前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角度考虑,充分利用东道国区位优势(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外资政策等)。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及产业分类
经济结构:区域各经济单位间的联系和数量关系。
按属性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1.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综合分析题) (1)配第—克拉克定理
*17世纪,配第: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
*1950年代,克拉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三产业转移。
(2)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转换论
*前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是财富创造和就业的主要领域
*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财富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主体。
2.工业结构演进 (1)高加工度化 (2)技术集约化
(3)重(化)工业化: 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转移 *重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系数=—————————
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霍夫曼系数趋于下降。
3. 产业结构规律性演变的原因
(1)根本原因:人的需求因经济水平而变。 *高需求收入弹性产品的产业份额在加大。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产品需求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率。 *不同收入阶段的表现:
第一阶段,温饱等生理性需求占统治地位; 第二阶段,追求便利和机能阶段 第三阶段,追求时尚和个性阶段 (2)各产业技术进步速度的不同
技术进步速度↗ →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产业优势↗ →生产要素转移。 某产品比较劳动率=某产品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某产品劳动力相对比重
工业比农业,重工业比轻工业,组装工业比原材料工业在生产率上升率上有较大优势。
4. 国际贸易的促动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0年代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弗农教授 Ⅰ新产品阶段:美国为生产国和出口国
Ⅱ 成熟阶段:美国对其它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使其生产迅速增加
Ⅲ 标准化阶段:向欠发达国家投资。美国开始进口,发展中国家生产迅速增加,并开始出口
(2) “雁行模式”
1932年,日本学者赤松。
后进国家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 Ⅰ 进口 Ⅱ 国内生产 Ⅲ 出口
呈雁行发展形态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1. 关于区域专门化产业
*主要为区外提供商品和劳务的部门和产业。在地域分工中担当特定作用。 *区位商大于1。区位商越高,专门化越高。
(区位商(劳动力专门化率)= 某区域某产业从业人数占本区域总劳动力数量的比例/较高
级别区域该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劳动力数量比例。)
eij—i区域j部门的职工人数 Enj—全国j部门的职工人数 ei—i区域职工总人数 En—全国职工总人数
2.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外部条件:
高需求收入弹性 高生产率上升率 自身条件: 区域优势明显 产业关联度高
3.辅助产业的配置 (1)类型
上游产业:提供产前服务和原料
下游产业:提供产后服务,进一步加工
侧向联系产业:提供产中服务配套,饮食、维修、中介等。 (2)配置: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的协调发展 区域专门化与多样化相结合
区域内产业分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区域大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
4.基础结构: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
5.基础设施建设
配置:协调基础结构与直接生产部门的时序关系 (1) 优先发展论 罗丹,1943
基础设施应超前建设:可为生产部门提供外部经济效果,达到收益递增 (2)滞后发展论
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论
从投资效益出发,有限资本应优先发展工业部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当有了较大收益后,再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 (3)同步发展论
“纳克斯陷阱”贫困的恶性循环论
从供给的角度,低收入→低储蓄→资本形成不足→生产率低下→ 低收入。 从需求的角度,低收入→低购买力→ 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 低收入。
6. 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均衡增长论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在大范围内,对工农、外贸、基础设施等各部门按比例大规
模投资,使各部门间互相形成需求,促使资本进入。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组织论
7. 产业集群论(综合题)
(1)概念:特定的地域范围,相关企业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集结成群,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系统的产业群。 (2)组成
核心的产业(出口导向生产者)
支持性产业或相关性产业(部件、原材料和支持性服务提供者) 灵敏的经济基础,包括人力、技术资源、基础设施、金融税收环境。 (3)特征(或形成途径)
积极的企业驱动力: 企业类型多样化
企业灵活性大 企业间关联程度高
供应渠道良好
国际联系广泛性
灵敏的经济基础 高适应力的人力资源: 易得技术 易于企业融资 先进的基础设施 税收环境优越 良好的自然资源 (4)形成与演进
(1)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历时较长。一般形成过程约30~40年的时间。 (2)演进要靠核心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城市化
1.城市化:工业化使非农活动比重上升,进而导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点物质面貌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城镇型转化和强化。
2. 城市化类型
从城市化进程的结果分:
(1)健康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城镇数量和规模增长适度 (2)病态的:过度城镇化,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力。
低度城镇化,人口的集中远低于城市经济增长所需人口的增速。
从城市中心来考察: (1)向心型(集中型) (2)离心型(分散型)
郊区化:人口、工业、商业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迁移。
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和大都市区向小城市或小都市区迁移的过程。 从建成区扩展方式:分外延型和飞地型
飞地:指与当地经济少有联系的产业门类或区域。 (1)某国的一块土地跑到另一国。
(2)某一单位的土地坐落于其他单位土地范围内。
(3)外向型工业集中的地区,其工业门类由国外需求决定,与周边经济联系较少,大多是
飞地
从城市发展的动力:分自力型的和它力型 (1)自上而下型
通过国有大型企业或重点项目建设招收工人; 通过城市发展招收征地工; 通过既有城市经济发展的扩散。 (2)自下而上型
苏南模式:以乡镇企业、集体经济为主。后以外资拉动为主。 温州模式:以商促工,以家庭工业为主体的农村个体经济体系。
珠江模式: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晋江模式:把竞争最为激烈、附加值很小的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3. 城镇化过程S形曲线
第二节 区域城镇体系
1.城镇体系: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分工又密切合作的城镇组成的空间体系。
2. 城市场:城镇在区域内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如同磁力场一样,被称为城市场。 3. 城镇规模结构
规模常常体现等级性和层次性。
(1)城市金字塔:规模级提高,城市数量在减少,呈金字塔型的规律性。 (2)首位城市(Primate city) :区域内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首位度 :P1/P2: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 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2 :表明结构正常
〉2:结构失衡、过度集中。
Pr=P1/rq (r—城市位序,Pr—r级城市人口数,P1—首位城市人口数,q—参数) q=1,城市有规则的序列;
q<1,均衡型分布,中间序列比较发达,一般与发达经济相联系。 q>1,首位型分布,与经济的低水平相联系
城市规模分布的阶段性:首位→过渡→位序-规模
4. 城镇空间结构(注意最新的城镇化战略) 1、城市宏观空间结构
(1)世界,城镇分布在中纬度平原地带: 美国东北大西洋沿岸、五大湖沿岸 日本太平洋沿岸、欧洲西北、英国。 (2)中国城市分布:
面上集聚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辽中南;湖北湘中、川西等城市密集区。 线上集聚表现在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 2、城镇中观空间结构
对于各省,省会、地级市、县级市、县城镇、小城镇四级体系。
出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趋势:沈阳与大连,济南与青岛,福州与厦门。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
1. 空间形成与演变过程 空间形成过程:
2. 集聚效益的来源
(1)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共享。
(2) 互动学习和技术和知识的传播。 (3)区域劳动力市场。 (4)厂商之间的分工合作。
(5)相互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3. 集聚不经济:因集聚不合理或集中过度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和收益减少
第四节 空间结构重组理论(综合题)
一、增长极理论
1、增长点(极)包括: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
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
增长极被赋予产业和空间的双重范畴,既指推进型产业,又指快速扩张地区 2、极化和扩散效应
极化作用使人、财、物向核心聚集;
扩散作用(“波及效果” “涓滴效应”) , 使核心区的信息、人、财、物向周围地区转移。 起始阶段,极化作用总是大于扩散作用。中心与外围差距扩大。 长期看,扩散作用将缩小区域差距。
西部大开发:增长极选择和培育
开发原则: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中心城市率先突破和优先发展,重点建设:
(1)三个都市经济区:重庆、成都、西安。作为西部参与全国和全球经济的主要网络节点和“门户”
(2)七个城市群:兰州、昆明、乌鲁木齐、南宁、贵阳、呼和浩特和银川,成为西部经济聚集地和增长极 3、实践应用
强调据点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 适应性: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初期阶段
江苏的三沿开发和沿海开发战略: 我国空间开发一级轴线:“T”型、“∏”型、“开”型
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1、 “点”即增长极,各级中心城市;
“轴”即联结点的交通干线所经过地带。 2、点-轴渐进扩散过程
增长极与周围点的联系加强→对输送需求增强→改善沿线地带的区位条件→刺激沿线地带经济发展→资源向沿线地带集中,形成经济轴线 3、实践应用:
几种经济轴线类型:沿海、沿江、沿边、沿铁路干线 4、适应性:经济较发达地区
处于工业化中期 三、网络开发理论
1、若干个经济轴联合,形成增长的网络,实现增长结果的分散化,加强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
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增长极,所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2、适用性:经济发达地区
四、梯度推进论
1、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普遍存在。
产业和要素从较发达高梯度地区向不发达低梯度区依次推进。
*“七五”、“八五”计划,沿海地区率先开放战略;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1986)
2、理论依据:产业生命周期论(弗农)
3、局限性:忽视高梯度地区有落后区,落后区也有相对发达地区的事实。
人为限定按梯度推进,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位置凝固化。
五、核心-边缘理论
1、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个别区域率先成为核心,其它地区则因发展缓慢成为边缘。形成控制—依赖的不平等发展关系。
控制-依赖关系的转化过程:关系形成并逐渐加强—核心扩散带动边缘区—边缘区形成次级核心,甚至取代原来核心区的控制。
2、四种类型区:
①核心区,创新活动基地,新技术和新工业源地;
②向上过渡区,兴盛区,投资增加,迁入人口多于迁出人口; ③向下过渡区,经济停滞区,青壮年人口大量移出地区; ④资源边疆区,边远但资源丰富。
3、实践涉及的几对关系 1)城乡关系:
城乡互补一体化的实践要求:
重视卫星城镇和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中心城市产业,有步骤向外围扩散。 2)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核心区域,高端产业。适当向外围扩散传统工业和人口。 上过渡区,调整产业结构。密切与核心区的协作。
下过渡区,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发展与核心区互补经济。 资源边疆区,变资源优势为深加工产品优势,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培育次级增长中心。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边缘对核心依附的表现:越发展,越依附
观点一:要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选择以本国资源为
基础的产业,优先考虑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S.Amin)
观点二:融入国际经济活动圈
城市产业的外向化、国际化,
改善城市的环境、人口素质、服务水平
观点三:成为第三或第四世界的核心。控制更落后地区的资源。 中国 “九大都市圈”模式 :京津冀、沈大、吉黑、济青、湘鄂赣、成渝、珠江三角洲、长
江中下游和大上海九大都市圈。
江苏“三大都市圈”的提出
六、圈层结构理论
1、 “圈” “层” 特征:反映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内圈层--中间圈层--外圈层
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城市影响区 2、 城市圈层扩展
周期波动性:伴随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城市圈层扩张的加速、停滞、稳定等的变动。 圈层扩展一般沿交通干线逐步向外蔓延 。 3、实践意义:卫星城镇规划、建设
都市圈(大城市经济圈)构造
第五章 区域经济增长
第一节 概论
1. 经济增长:在技术进步及所需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的基础之上,为居民提供种类
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
2. 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要素 自然资源 劳动力资源 资本 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 3. 增长与发展
(1)经济发展:经济量与质(社会经济结构)同时提高的过程。 (2)包容性(一致性):发展包含增长,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3)矛盾性: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 (4)发展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成长阶段论
一、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经济发展阶段 主导部门 传统社会阶段 以农业为主体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仍以农业为主 起飞阶段 纺织工业、铁路 向成熟推进阶段 钢铁工业与电力工业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汽车工业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服务业与城郊建筑业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发展的动力主要有2个:(1)是“主导部门”的依次更替;(2)是人类欲望的更替,即心理因素。
*所谓“起飞”是指突破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这并非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需要最小临界努力。
*实现“起飞”的条件:
(1)较高的资本积累率,即储蓄率达到10%以上; (2)建立能带动其他部门“起飞”的主导部门; (3)为“起飞”提供保障的社会和制度条件。
二、区域经济周期论
待开发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发达)阶段 衰退阶段(提升阶段) 振兴阶段
2、促使进入成长阶段的几种途径
重大机遇:深圳
国家投入:大庆、攀枝花 自身积累:苏南、温州 边贸启动:阿拉山口 3、衰退区的区域振兴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老工业基地改造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三、倒U理论
*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之间存在倒“U”字型的关系 初期,区域差距由小变大,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经过一定高速发展后,区域差距逐渐缩小
威廉姆森: 《区域不平衡发展与国家发展过程》 1965年
政策含义
区域差异扩大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
初期,要将有限资源集中在较少地区使用;否则,将导致经济效率损失。 到一定阶段之后,要尽力缩小差距,才能实现进一步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
一、区域增长动因论
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供求因素: (1)需求驱动论 (2)供给驱动论
(一)经济增长的需求驱动论
各种可能的最终需求是激发增长的动力。 1、输出(出口)基础论
出口型活动是区域增长的经济基础,出口产生收入和就业量上的乘数效应。
内部贸易和需求也可以产生区域增长。参与区际贸易的所有活动都可视为基础活动。 一个区域要努力增长,通过扩大出口而尽量减少输入,即尽力创造“贸易顺差” 局限性:进口大于出口,并不一定对增长有害。 2、投入产出分析
集中于后向联系,追踪从最终需求到中间部门到供给部门的变化后果。
(二)经济增长的供给驱动论
增长过程始于供给而非最终需求。供给(劳动、资本、输入品、政府劳务)增加,通过前向关联刺激其它经济活动增加,即“供给乘数”。 局限性:供给乘数虽然存在,但难于用投入产出分析说清楚。
(三)区际贸易(输入、输出)论 1 、绝对优势论
绝对优势:某地区某种产品生产成本较另一地区低(或劳动生产率较高)。 不同区域按各自优势生产商品,通过自由贸易,各区域经济所得都会增加。 2、相对优势论
相对优势:某区某种产品生产成本比本区其它产品的生产成本低。 3、分工、专业化与贸易
二、经济增长战略 (一)进口替代战略
区内自产替代进口。由此在区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新的收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成效:
1)促进制造业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2)保持经济自主性。 缺陷:
1)经济结构不合理 2)减低经济效率。 3)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 (二)出口替代战略:
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 成效:
1)促进了经济较快增长。2)改善了经济结构。3)增加了出口。 缺陷:
1)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 2)经济结构失衡。 3)经济发展的脆弱性。
第四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区别罗马俱乐部:零增长理论) 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同资源和环境能力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解决贫苦相联系)
环境与发展的库兹尼茨曲线
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制度创新穿越“环境高山”
3. 舒马赫的小型经济论
(1)从经济优先到生态优先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极限”论
《小即美》 1973年,E. F. 舒马赫提出“小即美”的哲学思想
4. 中间技术:与土技术相比,生产率高得多,与现代工业的资本高密集的高级技术相比又便宜得多。
5. 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 -> 产品 -> 污染排放 → 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 高开采、低利用、多排放 低开采、高利用、少排放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组织经济活动
合理和持久地利用物质和能量,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废物。
第六章 区域政策
第一节 区域经济政策
1. 政策:指国家、政党为达到一定目的,结合当前情况和历史条件制定的一切实际行动的准则;
对于基层,指为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具体行动计划。
2经济政策:政府根据特定经济发展问题和基本经济规律,对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引导、激励、约束的规定与工具。
目的: 纠正市场机制不足,以提高效率;
增**等;
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
市场失灵的表现:垄断;外部性;非公平。 内容:(1)微观经济政策:针对市场失灵
价格管制、反垄断政策、公共产品政策、再分配政策 (2)宏观经济政策:针对社会经济活动总量和结构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国际收支政策
3.区域经济政策:简称区域政策。政府旨在改善辖区内经济活动的所有公共干预行为。. 区域政策的层次:超国家层次:如比较成熟的有欧共体区域政策。
国家层次: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 亚国家层次:地方政府的区域政策。
产生与兴起:(1)产生背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2)根本原因:区际差异等区域问题的存在
区域问题与问题区域
(1)区域问题: 落后病、萧条病、膨胀病
(2)问题区域:有一种或者多种区域病,且若无政府援助则难以自愈的区域
落后区域、萧条区域、膨胀区域
4. 区域政策、区域战略、区域规划
联系:都是政府支持区域发展与协调区域关系的手段
区域战略→区域规划→区域政策,干预手段越来越具体 区别:
第二节 政策目标和手段
1. 区域政策工具:工具,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整体协调工具: 规划、区划。
按干预强度,分信息工具、财政工具、强制措施。
2. 区划
如主体功能区划:(大题)
开发类区域:主要功能是要承载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活动。 保护类区域:未来不适宜进行开发的地区。
对于贫困区的政策措施:(对落后区域、萧条区域、膨胀区域„) (1)放松资本供应 (2)基础设施建设 (3)政府订单发放 (4)技术扶持
(5)制定综合发展计划 (6)教育职业培训
3. 区域政策的三种方案(简答题) (一)市场导向的区域政策
主张:支持和促进经济主体的自由决策,减少政策干预。 目标:促进竞争和流动,改善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 区域布局结果:以增长为导向,呈开放性和动态性。 适用于发展的初期
(二)创新导向的区域政策
目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发掘内生潜力。 主要政策:建地区创新中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主要措施:激励企业内部研发功能;完善信息提供渠道;提供新技术和管理知识。 适用于落后区、萧条区。
(三)平衡导向的国土整治政策 后工业化社会背景:经济增长缓慢、结构调整、高失业率;对生态、居住、旅游的更高要求。 目标: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元化目标。
区域化社会政策:生产与生活间的平衡。表现为平衡发展基础上的质量增长。
主要措施:根据比较优势确定区域主体功能。通过地区功能分配,使资源利用、经济增长、等值生活条件和未来发展等更趋合理。
第三节 我国的区域政策
一、中外区域政策比较
二、我国区域政策演变
(一) 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1、理论基础—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2、基本原则—优先考虑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差距的前提下,努力缩小国内地区间差距 (二)政策演变过程 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均衡政策 非均衡政策 均衡政策
(向优势地区倾斜) 经济向中西部转移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1990年代中 →1990年代中期以来
1、改革开放前的均衡政策
解放初期: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三年恢复时期;一五-二五;
三年调整时期;三五和四五:三线建设
均衡布局政策的结果: 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缩小了地区差距,但东部地区经济重心逐渐退化、发展后劲不足。
2、改革开放至90年代中期的向优势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 五五(1976-1980)--八五
3、19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的均衡政策
“九五”:首次将地区间协调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 “十五”: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标志着区域政策的再次。
三、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任务
1、完善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 2、完善落后地区的发展政策。 3、制定新的膨胀区域发展政策。 4、制定新的萧条区域发展政策。 5、完善区域合作政策
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
(1)谁管:设置合理,职能明确的区域管理机构 (2)管谁:问题区域的识别 (3)谁来监督,谁来评价 :
(4)立法:行政规定要上升到法的高度
如德国,只有在法律框架内的“问题地区”才能获得区域政策的支持。
四、地方政策的制定
(一)地方经济政策研究重点:
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地区主导产业选择问题 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空间
估算地区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确定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措施 (二)地方政策过程:
政策问题的形成与确定: 客观情势;公众诉求;政策需要
政策设计与评估: 政策目标—政策分析与研究—政策方案优化与评价 政策决定 政策实施
政策实施的评估
农区1201 邱梦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