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信用社实习生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农村信用社实习生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2-08-10 来源:乌哈旅游

  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新业务发展较快,现有配套的稽核人员无法达到序时稽核和全过程的监督,更无法达到对业务运行的“过程”进行分析并从中查找原因。在检查中最多只是对信贷业务、财务收支和内部管理的合理性进行泛泛的常规检查,难以查找管理和内控中深层次的漏洞。信用社与其他企业一样,是营利性经济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同样面临着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问题。农信社的稽核监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如何让有限的稽核资源,发挥更大的稽核效益,这就要求稽核部门在工作中运用中创建一套综合、督促、防范风险的机制,切实提高稽核效率,降低稽核成本。

  一、目前农信社内控及稽核现状分析

  1、内控管理现状。农村信用社网点多且分散,员工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方面认识不均,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对内控制度特别是在防范和化解风险上的认识长短不一。造成第一道岗位制约防线人手不足,部份员工感情代替制度,加之第二道防线业务辅导和检查防线基本缺失,第三道稽核监督防线压力巨大。再则委派制度没真正的落实,仅靠几个稽核员,难以把风险杜绝在萌芽状态。

  2、稽核部门超脱性不强。稽核部门的地位有较大提高,但独立性不够强,造成“同级稽核”很难正常开展,影响机构效率。现行稽核管理体制仍未脱离行政系统领导,没有理事长或主任的直接授权,同级稽核难以得到必要的配合,加上现行考核体制,使稽核部门行使正当职责时也心存顾虑,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稽核机构效率。

  3、稽核力量不足。一是具备复合型素质稽核人员不足,表现为稽核人员大多从会计、储蓄、信贷等岗位调入,专业比较单一,稽核的敏锐性不高,分析问题能力不强,文字功底弱。二是信用社网点众多,机构分散,每个稽核人员包片大约在8个网点左右,工作量较大,任务重、全方位的检查很难实施。三是稽核人员劳动强度较大,检查需要翻阅大量账本传票、资料,如同大海捞针,既烦琐又盲目,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有时因稽核任务紧,检查人员不足,出现人为简化稽核操作流程的现象,有意无意弱化和降低了内控机制的效能和作用,诱发监督风险的产生。

  4、稽核方式陈旧。农村信用社稽核检查方式单一,多以“间断式”检查为主,缺乏连续性、全面性。另一方面检查没有深度,浅层检查多,深层挖掘少;共性问题多,个别问题少;业务检查多,行为排查少;问题发现多,堵塞漏洞少。农村信用社稽核一直是以基层机构现场稽核和事后监督为主,以审查凭证、账表、抽查流水账为主要稽核方式,依靠稽核人员的经验进行识别、判断,手工操作痕迹浓厚,缺乏现代化、高效率的稽核手段。由于在手工稽核方式下,稽核质量受稽核人员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等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较大。不同稽核人员参加的项目,有着参差不齐的结果,很难保证总体理想的质量。已不能适应当今信用社全面风险控制和化解风险管理要求。

  5、非现场稽核数据采集不易。稽核员在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事后监督”6大项,35个子项操作权限,不能满足非现场检查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对所辖网点综合业务系统20项业务交易平台中稽核员能够查询功能不全,如:联社稽核员对分社网点的业务数据不能调阅和打印;对特殊交易业务授权信息、冲销抹账、隔日冲正、修改账户信息、不具备历史查询打印。

  6、相关部门联动不足。稽核信息管理和督改方式单一,与其他业务条线部门缺乏足够的联动。一方面缺乏对问题的归类、总结,营业网点更多地就事论事改正错误,不能自觉地、系统地、整体地认识问题,屡查屡犯、屡犯屡查的怪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另一方面,对条线上发现的管理问题,甚至是系统、制度本身的缺陷,条线主管部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信息,缺乏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和了解,从而表现出部门间业务联动力不足。

  二、提高稽核效率和降低稽核成本的主要途径

  (一)牢固建立“三道防线”的内控防范体系

  现阶段,相当一部分人把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片面要求内部控制服务业务发展,滥用“猫论”导致逆向操作,致使上下认为“结果重于过程”。要建立牢固的“三道防线”内控防范体系,各级领导必须树立“内控优先”安全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经营三道防线是构建内部监督防范体系,强化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内部防范能力,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遏制各类违纪和案件发生的一大重要举措,也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实现低成本稽核的明智之举。第一道防线是“三道防线”的根本保证,是最关键的一环,主要从制度规范、临柜人员相互监督、主办会计、信用社正副主任和分社负责人的监督几个环节来控制。第二道防线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完善本部门管理的制度和操作流程并对网点的业务开展情况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辅导。第三道防线为联社再监督部门,主要对信用社和机关职能部门的履职进行再监督。“三道防线”职责不同,功能互补,目标一致。在巩固“三道防线”的同时,执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四项基本制度”,即问责制度、激励约束制度、诚信举报制度和风险评估报告制度。

  (二)加强沟通平台建设,提高稽核服务意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适当形式的沟通交流,可使稽核人员开阔眼界,激发工作、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省联社通过建立稽核信息系统,各级稽核部门可以共享信息资源,规范文档管理,加强对稽核员工作情况非现场稽核;一方面是在网上设立稽核论谈便于稽核人员交流业务经验和学习;再则是组织稽核群便于稽核员在线相互咨询探讨学习。

  稽核部门要围绕一定时期行内的经营目标来制订稽核工作计划,主动向本级联社理事长、主任和上级稽核部门汇报工作,与同级部门、下级行多沟通,争取领导支持、同级的理解、下级的配合,确立确立稽核检查的指导思想“立足于查,出发于帮,归总于促”,达到促进、改进工作的目的。通过有效的沟通体现稽核的服务意识,尽量减少稽核障碍,为降低稽核成本,提高整体稽核效率做好前期准备。

  (三)多渠道提高稽核人员综合素质

  人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培训是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省联社对稽核人员的选拔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应专业水平、从业经验、道德准则,作了严格的规定,且规定并从事稽核岗位工作必须通过考试取得稽核上岗合格证,确保了稽核人员业务和文化素质。每年对稽核员进行继续再教育,定期年检稽核证,保持稽核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及时更新,综合素质不至于褪化。另外通过多种培训、学习形式提高稽核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是采取实地跟班学习和调研方式,派驻稽核人员到基层网点强化学习综合业务系统各项业务操作规程,发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收集各岗位设置存在风险点;二是组织各种专项检查,抽调稽核人员采取实地检查,提高稽核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和检查水平;三是每年一次选派省(地)市联社稽核人员参加县联社序时稽核检查指导工作,以帮带传的方式提高县联社稽核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和检查水平;四是聘请专业老师传授系统的稽核审计专业理论,以切实提高稽核人员的专业知识;五是加强金融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提高稽核人员依法监督和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稽核工作的需要。

  (四)多层面关心稽核工作人员身心发展

  由于稽核人员经常下乡,生活不稳定也比较辛苦和清贫,联社需建立稽核人员工资定补制度;稽核人员在工作中要维护制度执行力,肯定会得罪一些人,为此在政治上关心尤为重要,领导干部要支持稽核人员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为其撑腰鼓劲,这样工作的超脱性就强,积极性就高。

  对做出成绩的稽核人员要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钻研业务,开拓创新地工作。各级领导应以对工作和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认识稽核工作,重视和支持稽核工作,为稽核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稽核工作行之有效地进行。

  (五)建立计算机稽核系统进行持续稽核刻不容缓

  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正在加速推进计算机稽核的系统建设,各行稽核作业基本实现了向稽核作业电子化和处理集约化的转变,业务操作已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转为计算机操作,并且实现了计算机稽核的'流程控制和风险预警,使稽核作业效率大大增加,风险管理效果明显。

  计算机辅助稽核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检查工作,而且能够对被检查单位的经营、管理、资产、负债、质量、效益、发展等主要业务和管理指标进行定量统计或定性分析,归纳整理得出总体经营状况,对经营风险及时提出警示,为管理层提供比较可靠的决策参考。计算机稽核系统的使用,一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扩大检查范围,降低监督风险。三是共享经验教训,提升工作能力。四是进行分析预测,提供决策参考。

  计算机稽核系统建立更有利于上级管理机构借助计算机稽核系统,以统一的稽核标准实施集中监督,增强监督力度,客观反映了违规操作、有章不循的情况,有效提高风险揭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违规违章操作发挥了严格控制的作用。同时,风险点的有效揭示,也为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加强管理、调整制度、优化系统提供了意见和建议。因此,建立计算机稽核系统,对提高稽核效率,减少稽核成本,促进信用社工作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有机结合

  谈到改进稽核工作手段,让人首先想到的是有一套先进的稽核系统,给稽核人员配上查看业务交易的“千里眼”,能够从综合业务系统中获取稽核工作中需要的各类信息、数据,自动产生样本、得出分析结果,对异常数据产生风险预警。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有机结合,非现场稽核即对数据资料进行持续性收集整理,及时跟踪审核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就问题或疑问,通过覆盖全辖网点的监控录像回放弄清问题症结,并与相应业务部门反馈情况,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稽核、重点稽核,实施再监督。非现场稽核连续不断地监测全联社经营状况,可以对一些特别关注的事项及系统风险进行早期预警,对化解金融风险、弥补现场稽核方式间断性、局部性、事后性的不足,这对提高稽核效率,实现经常、序时的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非现场稽核方式,有三点优势:第一,在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非现场稽核有充分的硬件保障,不易产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第二,与现场稽核相比,非现场稽核节约人力物力,又不干扰业务部门的正常运作,检查成本较小;第三,非现场稽核采用开放式、互动型的稽核方式,有助于培养稽核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互信意识,对业务部门的自我控制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七)采取多种形式为提高稽核效率打基础

  在计算机稽核系统未建成,应加快优化综合业务系统事后监督平台,保证稽核人员对完整性业务数据的需要,以便于稽核人员结合各网点监控设施完成非现场稽核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为提高稽核效率打基础:一是规范业务流程的各项资料存放,尽量把能反映同类业务的归类存放,方便资料查找;二是做好稽核准备,平时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和采集相关数据,对薄弱环节加以分析比较,拟定出详细的检查方案,在现场检查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推进稽核分类作业,改变平面稽核作业方式,将稽核任务管理从按网点分配方式转向按业务条线、交易内容、风险等级等因素分配的多维方式转变,提高稽核作业效率;四是建立风险提示制度,对稽核发现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产生的原因、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及时通报;五是强化稽核信息、典型案例的风险分析,促进发现问题的有效整改;六是应去现有稽核信息系统繁锁低级的劳动,增设各地稽核员发现业务过程新的风险点及如何防范的主面交流,对发现新风险与稽核检查方法的稽核员给予相应的荣誉,鼓励深层次发掘问题、激励稽核方法、方式的创新。

  (八)实现部门信息与稽核信息的资源共享

  信用社合规合法无差错经营是降低稽核成本最有效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实现业务部门检查与稽核信息的资源共享,让问责信息公开,将各项业务检查与序时稽核、专项稽核的问责情况以简报形式或在局域网内定期公开,使问题公开透明,及时的对各网点人员发出警示或预警。这样可以有效督促信用社,针对其它信用社检查情况,查找自身问题,触类旁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减少对相同问题的再次检查,避免人财物的浪费,让有限的稽核资源,发挥更大的稽核效益。

  总之,要做好稽核工作,让有限的稽核资源,发挥更大的稽核效益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稽核人员契而不舍、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等,才能让稽核部门在信用社健康发展、合规经营、防范案件中担当起“经济警卫”的神圣使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